

许多老年人看东西模糊,以为自己是“老花”,希望通过配镜解决视力问题。殊不知,许多眼病都会引起视力下降,比如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黄斑前膜,就与“老花眼”的症状十分相似。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黄斑前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膜?
什么是黄斑前膜?
黄斑前膜是一种沿着视网膜黄斑区内界膜表面生长的纤维膜,简单地说,就是黄斑前长了块“膜”。也正是因为这块“膜”牵拉,会引起黄斑区组织水肿,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。由于疾病发生在视觉最敏感的黄斑区,还可能出现中心视力明显下降、视物色暗、复视等症状。
黄斑为什么会长膜?
黄斑前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。
原发性:也就是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引起的,通常认为可能与玻璃体后脱离后,皮质残留在黄斑区表面有关,常见于老年。
继发性:继发于葡萄膜炎、外伤、视网膜血管病变(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视网膜静脉阻塞、视网膜血管炎等)、视网膜脱离等内眼手术术后发生,白内障手术发生并发症,也可能诱发。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,引起纤维组织增生,形成前膜。
黄斑需要治疗吗?
黄斑前膜可引起黄斑区视网膜扭曲变形,水肿,以致视物变形、视物变大、视力下降等,长此以往会引起视网膜的不可逆性损伤,需要治疗。
一般黄斑前膜诊断明确后,如果矫正视力超过0.7,需要保持观察;
一旦矫正视力低于0.5,或因黄斑前膜视力进行性下降,发展迅速,就需要采取积极治疗。
如果是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,同时患有白内障,一定不能耽搁。
眼底病咨询电话:0311-85096333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冀ICP备09003244号-9 冀ICP备09003244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石家庄 页面版权所有©2019 - 石家庄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石行审医广【2022】第 05 - 18 - 116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