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误当白内障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
发布时间:
2020-05-29 13:56
来源:
青光眼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之一,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盲率第二高的眼病,白内障排在其前面。但是不少老年人发现自己视力下降后,误把青光眼当做白内障,没有及时就诊,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青光眼误当白内障 双眼失明难恢复
我们在门诊中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,常常混淆青光眼和白内障,尤其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。要知道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,早期没有症状,患者常常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被发觉,而且常常被老年人误认为是白内障,因此极易错过治疗时机。患青光眼的患者视力受损后不可恢复,即使晚期给予恰当地治疗,也只能维持现有的视功能。因此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。
青光眼致盲不可逆
专家指出:青光眼和白内障一样,都是老年人常见疾病,在全世界范围内,青光眼是第二位的致盲眼病,白内障仍列青光眼之前,居致盲眼病的首位。
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,青光眼致盲后无法再复明。青光眼作为全球常见不可逆的致盲眼病,通常被称作“盗取视力的小偷”、“沉默的致盲性眼病”。
青光眼疾病是一种终生疾病,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需要终生治疗。即使成功控制住,也需要定期检查,及时发现眼睛的变化,改变治疗方案。
早发现早治疗 青光眼可有效控制
专家介绍,眼球内具有一定压力,被称为眼内压或眼压。正常的眼压对维持眼睛的视觉功能很重要,如保持眼球的外形,眼球屈光成像系统的光学特性,眼球内的血液循环等。一般来说,当眼压超过一定限度时,就会压迫视觉神经,造成视神经萎缩、视功能损害,这就是医学上所指的青光眼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,患者年龄多在45岁以上,30岁以下较少见。
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,包括发作期、间歇缓解期、慢性进展期、临床前期。其早期症状有4种,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;眼睛酸胀,休息之后有所缓解;视力模糊,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;眼睛经常觉得干涩。
青光眼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手术两种方式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,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,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,即使进行手术,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仅就目前医疗水平来讲,大多数青光眼患者是不能够被治好,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病情就能够被有效控制。
青光眼咨询电话:0311-85096333
页面版权所有©2019 - 石家庄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石行审医广【2022】第 05 - 18 - 116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