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有哪些?
发布时间:
2020-07-20 10:53
来源:
“岁数大了,眼睛看不清了。”随着年龄的增加,不少老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,不少老年人因此产生焦虑甚至恐慌。
那么,什么原因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?
1、老花
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球晶状体会逐渐硬化增厚,弹性逐渐减弱。同时,眼球睫状肌的收缩能力降低,导致调节能力减退,眼球的变焦能力也会因此降低,焦点远移,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,这种现象称为老视,俗称“老花眼”。绝大多数人在40—45岁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2、白内障
在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中,常见的还有白内障了。白内障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疾病,已经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。白内障是指眼睛内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,50至60岁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为60%—70%,70岁以上人群达80%,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达100%。目前,世界上还没有任何药物能治愈白内障,或完全阻止、延缓白内障的发展。
3、青光眼
青光眼的发病率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。青光眼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急性的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,女性更常见,严重者在短期内就可导致失明。慢性青光眼患者,初期会有偶尔的眼眶酸痛、眼睛发胀想流泪等现象,若得不到及时注意,后期症状会越来越严重,导致视力急剧下降,出现视力模糊的现象,更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失明。
4、黄斑变性
黄斑变性是老人常见的致盲眼病,该病可能与长期慢性光损伤、遗传、代谢、营养等因素有关。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。如果老人出现视物变形、视野中有暗点或视力下降等情况,要考虑到有可能是出现了眼底病变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应该注意老人是否有视物变形、视野中有暗点或视力下降等情况,一旦发现上述症状,一定要及时带老人到正规医院检查,明确诊断,遵医嘱进行治疗。
此外,一些全身疾病也会引起老年人的视力下降,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老年人出现视力下降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的病情。
眼健康咨询电话:0311-85096333
上一页
上一页
页面版权所有©2019 - 石家庄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石行审医广[2023]第 05 - 15 - 570 号